早上看手机的时候,看到热搜#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#,你是不是也愣了愣?
那碗冒着热气的黄焖鸡,现在竟然成了“隔夜翻车”的代名词!
3月16日,记者通过直播连线揭露了杨铭宇黄焖鸡后厨的混乱情况,让外卖安全问题一下子成了焦点。
发酸的土豆、回收的剩菜,还有染色的黑牛肉……这画面真是让人心痛,也让人恶心。
更让人无奈的是,这事儿似乎还没画上句号。
即便黄焖鸡的“黑幕”曝光了,仍有一些门店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!
网友们炸开了锅:“还敢点外卖吗?吃的是饭还是在玩冒险?”
从热搜第一到肚子疼得厉害,这之间差距有多大?外卖这顿“快餐”,怎么就成了“快倒”的隐患?
后厨黑幕:你吃的可能是“昨天的剩饭”
走进杨铭宇黄焖鸡的后厨,就像打开了一扇恐怖片的大门。
有记者化身临时工,偷偷溜进郑州二七万达店,居然发现凌晨5点备餐的食材,竟然是从前一晚退掉的外卖中“捡”回来的。
那些连汤带肉的外卖,常温放了一夜,第二天直接倒进锅里加热,堂食和外卖照卖不误。
发黑变质的牛肉加上一勺色素,立刻摇身一变,变成“鲜红牛腩”。
客人吃剩的酥肉和香菇被捞出来洗干净,重新摆盘给下一个顾客,店员还提醒说:“得挑干净,不能剩下一个,要是人家没吃到酥肉可就不好了。”
香菇发酸了咋办?“多泡泡就行。”那土豆要是粘稠了呢?“洗两遍也能用。”
这可不是在做饭,简直像是在“垃圾回收站”工作一样!
更离谱的是那些节省成本的“绝活”。
鸡腿肉用巴西进口冻肉,6.5元一公斤,排骨7.5元一公斤,便宜得让人心里发毛。
油锅不洗,味道越来越重,结果就往里滴几滴防腐剂,生生把臭味压下去了。
错做的酥肉不扔挑出来放一边,等着下个倒霉蛋点单再二次加工。
全国有6000多家店,这招“省钱秘笈”早就用好几年了。
2024年的外卖食品安全投诉比去年增加了25%,涉及金额超过50亿元。专家指出,加盟模式的监管力度不足是主要原因。
想想那碗黄焖鸡,你吃的可能是昨天的剩饭,甚至是上周的“僵尸肉”。
这顿饭,到底是让人享受还是跟自己过不去?
网友抱怨:“以前觉得黄焖鸡贼香,现如今简直越吃越觉得‘变味’。”
外卖潜规则:早点风险高,堂食双标
记者提醒大家:“11点之前可别点外卖!”这是因为早上的订单最容易被忽悠。
前一天晚上剩下的菜,商家会在凌晨准备好,优先卖给最早下单的顾客。11点过后,新的新鲜食材才会开始供应。
可怕的是,这不是杨铭宇独有的“创意”。
有记者揭露,外卖行业普遍存在把隔夜菜、坏掉的水果二次出售的现象。
在郑州的早高峰期间,有关外卖“食物异味”的投诉竟然高出30%。外卖员私下也在抱怨:“这些单我们都不敢碰。”
更让人无奈的是“双标”现象:外卖总是剩菜,堂食却能享受新鲜食材!堂食的顾客能看到后厨,外卖的顾客只能凭想象。
网友们也是给了不少建议:“11点以后下单,能躲过剩菜的高峰。”“优先选有堂食的店,卫生肯定更有保障。”还有人说:“不如自己做饭,外卖真让人担心。”
最近“黄焖鸡=黄泉鸡”这个梗火得不行,外卖平台也开始积极应对了,推出了“透明厨房”的试点,要求商家直播后厨,务必让大家看得明白。
可真能解决问题吗?有人表示怀疑:“直播也能作假,隔夜菜还是能藏得住。”还有人无奈说:“早上点了吃剩下的,晚上又得吃别人挑过的,外卖真让人心慌啊。”
从算法让商家加快节奏,到商家让食材尽量节省,消费者最后只能咬牙硬撑着过日子。
这场潜规则游戏,到底谁在买单?
失控的卫生与品牌崩塌
卫生问题更是让人心烦。杨铭宇的店招聘时不查健康证,员工随便用手抓食材,甚至用抹布擦刀口,这种情况太普遍了。
外卖基本都是预制的菜品,油重盐多还有各种添加剂,长时间吃下去,肠胃可受不了!
品牌管理完全失去了控制。曾经有6000多家加盟店,巅峰时期那叫一个辉煌,但这三年内猛降到仅剩2703家。
早有迹象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:郑州的公司订餐中毒事件,四川的顾客在餐中发现腐鼠,外加那张“厨房像战场”的罚单,可总部就是没放在心上。
这次曝光,郑州的三家门店彻底关停,致歉信也发得特别快,不过网友们可不买这一套:“翻车有先例,道歉有什么用?”
监管来势汹汹,10家门店被罚50万,消费者索赔高达200万,杨铭宇总部压力山大。
可这能恢复信任吗?从快餐三巨头到“黄泉鸡”,杨铭宇的崩溃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
加盟松散,酱料也没变化,食材用的还打折,顾客们从“有滋有味”变成了“干巴巴没味道”,回头客全都没了。
这次教训,是数量累积到质变的爆发,也是品牌自我反噬的开端。
外卖的未来在哪?
从热搜榜首到一众诉讼,杨铭宇的黄焖鸡真的是撕开了外卖安全的那层遮羞布。
我们从信赖外卖到现在的谨慎怀疑,真是因为那碗饭里面藏了太多的猫腻!
监管得加把劲,突击检查不能停,罚款得让他们心疼;平台也得行动起来,“透明厨房”可别只是走个过场,得真正管用;咱们也要清醒过来,看看评论,问问新鲜程度,敢于拒收那些不合格的。
说到底,光凭个人的力量可真是不够。
2024年,外卖投诉金额突破50亿元,加盟问题依旧严重,这个坑真的是没法填满……
行业得加强监管,平台和消费者齐心协力,才能把外卖从“冒险”状态拉回“幸福”的轨道。
下次点外卖,你打算等到11点以后吗?其实,答案不仅仅在于时间,更在于一种变化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外卖真是救命神器,可命没了谁来救?”这话听着不太好,但却很有道理。希望将来的外卖,别再是过夜的剩菜,而是真正的新鲜美味,给人温暖的感觉。
杨铭宇的翻车是警钟也是契机,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抓住。
外卖的未来,应该是让人放心的,而不是提心吊胆的。
对此,大家有什么看法呢?
文编辑:惠惠爱八卦
参考资料:大象新闻:2025-03-17《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 脏的超出想象》;新浪财经:2025-03-17《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被曝光后,记者探访北京部分门店:仍存在不规范操作》;观威海:2025-03-17《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最好不要点外卖 :都是前一天剩的,回收剩菜、隔夜菜加热后再上桌,屡见不鲜》;大象新闻:2025-03-12《多名外卖小哥提醒避雷黄焖鸡!刚刚,涉事门店被立案调查》;红星新闻:2025-03-12《被曝将吃过的剩菜回收再卖,杨铭宇黄焖鸡道歉:3家涉事门店永久关闭!全国门店深度排查!》